
影响猪价上涨的几大因素
2011年以来,国内猪肉价格持续走高。淡季不淡,进入夏季尤其是6月中旬以来,猪肉价格更是一飞冲天。
据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分析,市场价格长期低迷、整体存栏数减少、养猪成本增加、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等四大原因造成生猪价格持续走高。
据统计,截至6月底,乌鲁木齐市的生猪养殖存栏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4.9%,其中能繁母猪存栏数较上年同期下降22.3%。
由于近几年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低迷,虽然2010年下半年生猪出栏价格逐步回暖,但“生猪养殖周期较长,一般从配种到出栏大约需要9个月左右,因此在短时间内难见成效。”
在生猪养殖成本中,最主要的开支是饲料。据了解,2011年上半年本地玉米、豆粕、混合饲料平均价格分别为2.1元/公斤、3.30元/公斤、2.64元/公斤左右,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6%、9%、14.7%,原料价格上涨使养殖风险增加,也增加了养殖户的补栏压力。
每遇到疫情,猪肉都有大幅波动,从而影响到供应量。如米东区碱泉子村洪昊养殖小区,今年因猪高热病已死亡种猪、仔猪及待育肥猪4000头左右,死亡率明显高于往年。
此外,随着生猪价格涨势明显,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,这也对生猪价格上涨起到了助推作用。
那么,此次肉价的涨势还要持续多长时间?
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分析认为,猪肉价格还会保持2-3个月的上涨势头。“按照本地生猪养殖的养殖周期,每年2月份左右是养殖户补栏高峰期,预计到10月份以后生猪出栏数量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,加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一系列价格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,生猪价格将会逐步趋于平稳,回归正常。”